大美太行,小记点滴

2011-05-12 12:22 阅读(?)评论(0)

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11年5月期推出了太行山专辑,单老师在微博上征集封面图片时,我看到的封面标题是“太行山——中东部最美的景观”,最后图片选用了杨孝拍摄的锡崖沟,太行最典型嶂石岩地貌霸气十足,但标题却温和了很多,“太行山贡献了一种美——水平方向的雄伟”。

细读全文,收获如下:

1.嶂石岩、张家界、丹霞地貌同属沙岩沉积地貌,其中嶂石岩和张家界为滨海相石英沙岩沉积为主,丹霞为陆相的砂砾岩沉积,前者质地坚硬,棱角分明,后者易被风化、水蚀,陡壁表面更为光滑圆润。

2.嶂石崖地貌的由来: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郭康教授及同事在1988受河北赞皇县政府邀请,对嶂石岩地区做旅游规划时,对这种红岩大墙类型地貌景观进行了深入研究,这种在中太行、南太行普遍存在的地貌,最终因研究地和最初命名地在赞皇的嶂石岩村,被命名为“嶂石岩地貌”。

3.广义和狭义太行山:狭义太行山应包括王屋山、中条山,因为它们是太行山自然延伸,还包括了燕山(西山、军都山)。而更广义的太行,还包括了太岳山、系舟山、五台山,而不应涵盖恒山、熊耳山,因为它们与太行之间存在与主山脉平行的大河流,且恒山与西南方向的吕梁山相接。

4.南北太行山地质、地貌之区别:根据太行山的地质剖面分析,可分为六层,从下到上分别为:古老变质岩、红色嶂石岩、白色石灰岩、黑色含煤层、中生代岩层和新生代黄土。山西五台-河北平山为南北太行的分界,河北平山以北,红色嶂石岩缺失,老白云岩层直接压在古老变质岩上,而平山以南,老白云岩层缺失,新石灰岩层直接覆盖在红色嶂石岩之上。河北的白石山、狼牙山、北京的十渡区域等都是白云岩或白云石大理岩。

5.挂壁公路:太行山的挂壁公路全部分布在南太行山,不论是嶂石岩地貌,还是石灰岩地貌均成功开凿,目前已建有郭亮洞、锡崖沟、回龙、昆山、陈家园6条挂壁公路。(我途径的有郭亮洞和昆山挂壁公路)

6.关于陉:陉,念xing,是太行山及周围地区最具特色的关于地形的方言称谓。陉的功能不仅是通道,还派生出关隘的功能,即为了课税、防御所需设立的关塞。一个陉道往往包括多个陉关,而陉关又包括关城、关门、关墙等。太行八陉中,白陉最为险要,最难通行,也是最壮观的一段。(09年十一,有幸与二叔、老向等从太原、长治沿省道    亲历白陉),而飞狐陉不仅出现塔峰最多(如白石山),景色最为壮丽,还是最繁华的一条商道,近通蔚(县)宣(化),远通坝上、大漠……


-------题外话-------

很想去一次飞狐陉,去看石塔林和那些再无功用的烽火台。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9-06-19 11:24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KATA与忐忑 下一篇:该日志被锁定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